温尼伯站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搜索
热搜: 接送 租房
查看: 275|回复: 0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资讯] 重磅微视频丨精神密码的红色追寻

[复制链接]

14万

主题

14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有bug,有问题请私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046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6-8 04:22: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假如时光倒流,他能否在这片荒漠戈壁中,找到父辈们为之奉献一生的理由?

假如时光倒流,她能否回到长征路上,找到父辈们为之浴血奋战的信念?

假如时光倒流,他能否亲口问问父亲为何会选择这样一条人生道路?

穿越百年,他们要找寻的答案,还要从这里讲起。



1921年,陈鹄的父亲陈潭秋与董必武作为武汉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参加完中共一大会议后,陈潭秋回到武汉。1933年,陈潭秋奉党的指示与妻子从上海到中央苏区工作,但他的孩子该怎么办?于是,陈潭秋写下了这样一封托孤信。



年幼的孩子在等待父亲归来的过程中创造了“假想游戏”,那竟成了他们一辈子追忆父亲的方式。

许多年后,93岁的陈鹄给父亲写下一封跨越时空的回信。



贺龙的女儿贺捷生出生18天,就跟着红军长征。她在母亲的背篓里,父亲的马背上,开始了长征。





有一次突围时,贺龙把贺捷生裹在怀里,骑在马上,一路冲杀,等突出重围后,才猛然发现孩子丢了。幸好落在后面的病员捡到了路边的贺捷生。



许多年后,有谁能想到,那个婴儿竟用一生写出了长征“家书”。





1958年,为建设导弹、原子弹试验基地而专门组建了一支特种工程兵部队,代号7169,陈人康的父亲陈士榘将军就是这支部队的司令员兼政委。



建设者们从零开始,住帐篷、睡地窝、顶着风沙,仅用两年的时间就在茫茫戈壁建起了我国第一个综合导弹试验靶场。



回望百年精神谱系,赓续精神血脉。一代代共产党人从不同的年代出发,却走在同一条路上。这条路既通向理想的彼岸,又连接着他们梦想起航的地方。



总策划:何平

总监制:刘思扬

监制:孙承斌 刘刚 何玲玲 李柯勇 李忠发  

出品:孙志平

制片:张平锋 李杰 袁震宇

编导:刘潇

剪辑:王梁

摄像:杨志刚 李恒毅

记者:余国庆 俞菀 孔令杭 王斯班 徐海波 潘志伟 李宗胤

资料:黄明 樊永强 潘旭 邵香云 张晓辉 许健 刘彬 李德欣 侠克 岳文婷 郭鸿飞  陈水林 赵金飞 胡建凤 薛米洱 高成

视觉:夏勇

配音:王帅龙 陈静美 玄尘

新华社音视频部 摄制

新华通讯社 出品

【郑重声明】温尼伯站坛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本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温尼伯站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5, 2025-5-15 15:43 , Processed in 0.068392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温尼伯站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by Winnipeg Chinese Media.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