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尼伯站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搜索
热搜: 接送 租房
查看: 188|回复: 0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资讯] 社评:气候行动要公平正义,反对利益固化

[复制链接]

14万

主题

14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有bug,有问题请私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046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9 06:17: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G20峰会将于这个周末在罗马举行,预计将为紧接着的格拉斯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定调。世界非常关注中美的态度,这两个最大经济体能否团结协作将决定整个气变行动的未来。

中美关系高度紧张,但气变对话一直在开展,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今年两度访问了中国。不过两国的主张仍有距离,这种距离也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歧。



美国当前的民主党政府高度重视气候问题,做出2030年将美国碳排放较2005年减少50%到52%的承诺,同时拿这一承诺做杠杆,压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接受激进减排目标,按照美方的意愿,中国应当尽快关掉所有煤电,转为清洁能源,这无疑毫无实现的可能性。

中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2020年作出到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明确承诺,是率先公布减排时间表的主要发展中经济体。自那以后中国不仅反复重申该承诺,并且宣布从现在起不再建设新的境外煤电项目,这些举措均受到世界的广泛赞扬。

中国不仅这样说,而且将承诺推进到国内产业政策中,绿色低碳经济迅速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政策口号,双控指标分解到全国各省区,成为硬任务加以贯彻。可以说,中国整个国家围绕降碳减排行动了起来。

今年下半年中国缺电,推进双控指标是深层原因之一,这件事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确在为控制气候变化做出努力。这是一诺千金、说到做到的国家,我们将总结经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现实任务的不断协调。

美国拜登政府的承诺挺亮眼,但华盛顿如何确保这一承诺的兑现,他们的杠杆在哪里,政策的可持续性如何保障,存在普遍的国际质疑。

众所周知,美国支持联合国气候行动的只是民主党政府,上一届的特朗普政府公然退出了《巴黎协定》,把整个联合国气候行动扔到了一边,拜登政府属于“逃课生重新回到教室”。然而一旦共和党上台,美国会否再次逃课,拜登政府的承诺会不会再被推翻,高度不确定。而且眼看着G20和联合国气变大会召开在即,拜登推动的聚焦气候等内容的1.75万亿美元支出方案仍未通过,让拜登的信誉更加捉襟见肘。

人们很担心拜登政府冲世界拍胸脯,但实际上拿出的是个执行不了,或者执行不下去的计划,它的主要作用是忽悠其他国家学习“美国的慷慨”,宁愿自断手足,也要做到对减排责任的自我加码。

印度是最激烈反对美欧主导减排责任分配的发展中经济体之一。印度已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继中美之后的第三大排放国,但它的态度非常强硬,拒绝做出任何包括减排时间表的具体承诺。在印度国内,减排也尚未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议程。

减排的主要责任当然要由发达国家来承担,因为迄今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绝大部分都是工业化以来发达国家排放的,发展中国家不能用停止发展满足个别发达国家宣扬的气候目标,给他们留出实现进一步经济社会发展的排放空间,这本身就是道义。

中国是既积极参与促进气候行动,又保持经济社会继续发展的平衡实践者。美国和其他发达经济体应当尊重中国努力统筹的负责任态度,与中国共谋建设面对气候变化威胁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么大的事情,难免有些力量试图利用它谋取地缘政治利益。比如西方的一些极端势力想要借气候行动让世界现有发展格局固化,压缩中国的崛起空间,让广大发展中国家从此失去经济上翻身的可能,而不是敦促西方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全面转让生态技术,提供应有援助。我们要警惕那些狭隘的势力对气候行动产生影响。
【郑重声明】温尼伯站坛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本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温尼伯站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5, 2025-10-26 10:43 , Processed in 0.066312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温尼伯站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by Winnipeg Chinese Media.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