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尼伯站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搜索
热搜: 接送 租房
查看: 194|回复: 0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资讯] 浓度30%的酸,也敢在家刷?小心刷酸烂脸!

[复制链接]

14万

主题

14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有bug,有问题请私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046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8-18 22:17: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8月19日电 (左雨晴)“其实知道刷酸容易烂脸,但无奈我经常出油爆痘爆闭口,刷酸是我能找到的最快解决途径。”有人在社交平台上这样写道。  

“刷酸治疗”在医美流行,自刷酸也悄然兴起,不少人就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在家刷酸的经历。“早A晚C,周末刷酸”,成为众多爱美人士流行的皮肤保养密码。  

自刷酸有风险  

刷酸,在医美项目中又叫“果酸换肤”,是一种化学剥脱术,即利用高浓度的果酸促使老化角质层脱落,从而加速角质细胞及少部分上层表皮细胞的更新。  



“果酸换肤也是属于医美范畴,需要在有医疗资质的机构做。”医美从业者张女士告诉中新网,“也有一些人觉得去医院刷酸麻烦或者比较贵,所以选择在家自己刷,不过这种一般使用到的酸浓度很低,跟医疗意义上的刷酸不一样。”  

“医疗机构皮肤科常见的‘刷酸祛痘’,治疗时果酸常用的浓度为20%、35%、50%和70%,水杨酸常用的浓度为20%-30%。”国家药监局官方网站日前发布一篇刷酸科普文章指出。  

“而化妆品中虽然也可以添加某些‘酸’,例如:果酸、水杨酸等,但有着严格的使用限制和技术要求。”  

国家药监局表示,在化妆品中,α-羟基酸及其盐类和酯类(包括苹果酸、柠檬酸等果酸)的含量不得超过6.0%,产品pH值不得低于3.5,一定情况下还需在标签上标明“与防晒化妆品同时使用”;水杨酸的含量则不得超过3.0%。  

中新网发现,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目前最受欢迎的自刷酸产品,是某款水杨酸棉片,其两款棉片水杨酸含量分别为0.5%和2%,被视为新手入门产品。在某购物平台上,该产品价格在50-70元之间,其旗舰店的月销量在10万以上。  

然而,在该商品的评论区内,有买家表示自己使用后出现了过敏情况,对此卖家只支持“包退”。在该商品的页面详情中,店家称:“出现过敏和脱皮都是因为没有补水保湿。”  



“每个人的肤质不同,对酸的接受程度也不一样。”张女士认为,“即使是化妆品范畴的酸,敏感肌的人也最好不要使用。”  

医疗刷酸 被混淆概念  

国家药监局提示,“较高浓度的酸对皮肤具有一定的刺激和破坏作用,可能引发各种不良反应。”但中新网注意到,在不少美妆博主推荐的进阶版刷酸攻略中,刷酸产品的酸浓度已经达到了医疗刷酸的标准。  

以其中一款产品“博乐达”为例,其普通版的水杨酸浓度只有2%,但院线版水杨酸浓度则高达30%,且产品包装外盒上明确标注了“仅供专业人士使用”。  

但在部分购物平台上,一些商家在出售博乐达院线版时不仅附赠配套的刷酸工具,还宣称新手可实时操作指导,还有人表示可以“来医院取货”。  

但是,“医院的药是不可以私下卖到外面去的。”一名医生告诉中新网,“这是违反规定的。”  



医院刷一次要好几百,自己刷一次只要几十块钱;一些教程中还刻意夸大刷酸的功效,仿佛只要一直刷酸,皮肤就能脱胎换骨,换上一副“冷白皮”。这导致不少人热衷于在家进行医疗刷酸。  

在这些刷酸者中,不少人在刷酸后出现爆痘、毛孔粗大等现象,无奈在网上求助。而一些人在出现“烂脸”情况后,仍然不肯停下,一遍遍地重复着“刷酸——烂脸——养护——再刷酸”的循环。  

美妆博主自信满满的“只要按照流程来就不会出错”,被安利者怀抱侥幸的省钱心态,使医疗刷酸与化妆品程度的自刷酸概念逐渐混淆起来。  

“医疗刷酸确实对痤疮、粉刺、眼纹等皮肤状态有改善。”张女士说,但对有的肤质来说,刷酸反而会引起色素沉淀。与其在家拿自己的皮肤做试验,不如去正规机构向有资质的医生咨询,毕竟爱美者更应注意医疗风险。(完)
【郑重声明】温尼伯站坛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本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温尼伯站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5, 2025-5-21 12:59 , Processed in 0.090969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温尼伯站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by Winnipeg Chinese Media.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