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尼伯站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搜索
热搜: 接送 租房
查看: 288|回复: 0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资讯] 学习进行时丨半条被子、半截皮带……习近平对这几个长征故事印象很深

[复制链接]

14万

主题

14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有bug,有问题请私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046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6-11 08:17: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编前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打卡”红色纪念地,在不同场合回望风雨如磐长征路,就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新华社《学习进行时》为您梳理总书记提到的几个长征故事。  

湘江血战  

到广西,来全州看一看湘江战役,这是我的一个心愿。这一战,在我脑海里印象是最深刻的,我也讲得最多。  

试想,如果没有这么一批勇往直前、舍生忘死的红军将士,红军怎么可能冲出敌人的封锁线,而且冲出去付出了那么大的牺牲,还没有溃散。靠的是什么?靠的正是理想信念的力量!  

困难再大,想想红军长征,想想湘江血战。  

——2021年4月,习近平在广西考察时的讲话  



这是广西全州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内的雕塑(2021年2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血战湘江,是中央红军长征以来最为惨烈的一仗。  

1934年底,连续突破三道封锁线的中央红军经过湘江流域的广西桂林灌阳、全州和兴安境内时,遭到国民党军队重兵围追堵截。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中央红军极其艰难地突破国民党军布下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国民党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惨烈的战斗里,红军战士以巨大的牺牲,谱写了伟大而悲壮的战争史诗。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在掩护中央红军主力渡过湘江后被敌人截断,几乎全部牺牲,师长陈树湘身负重伤,不幸被俘,用手从腹部伤口处绞断了肠子,壮烈牺牲,年仅29岁……  

湘江之战后,中央红军人数由长征出发时的8.6万人,减少到3万余人。  

单家集夜话  

1935年毛主席率领红军转战宁夏,留下了“单家集夜话”的红色佳话。1936年红一、二方面军在将台堡胜利会师。红军长征在宁夏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红色记忆。  

——2020年6月10日,习近平在宁夏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  



这是1935年10月毛主席率领中央红军途经单家集时住宿的小院(2021年1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卢鹰 摄  

红军长征途中三次经过六盘山区,每次都路过同一个村庄——单家集。  

1935年10月5日,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到达宁夏西吉的单家集,受到当地群众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  

1942年出版的《红军长征记》中有一段单家集群众迎接红军的描述,文中写道:夹道群众笑嘻嘻地提壶送水,迎面而来,向我们慰问说“你们是帮助穷汉谋利益的,喝点开水不要钱”。  

当晚,毛泽东与当地的一位宗教人士促膝夜谈,他讲解了党的民族政策和抗日主张,对方介绍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两人相谈甚欢,留下了“单家集夜话”的长征佳话。  

半条被子  

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这是在湖南省汝城县沙洲村“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里展出的“半条被子”故事场景(2019年6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思维 摄  

1934年11月,红军长征来到汝城,驻扎在沙洲村一带。  

一个傍晚,北风夹着冷雨,寒气逼人。  

村民徐解秀看到,冰冷的雨水湿透了战士们的衣服,就让其中三个女红军睡到了自己屋里。但徐解秀家里一贫如洗。女红军看到简陋的床铺上只有一条烂棉絮与草蓑衣,连一条完整的被子都没有,就把她们身上唯一一条行军被打开来与徐解秀母子合盖。  

几天后,红军要开拔了。  

三个红军姑娘决定把仅有的一条被子留下来给徐解秀夫妇御寒,但他们却怎么也不肯接受。最后,一个红军姑娘用剪刀把被子剪成两半,拿了一半送给他们。徐解秀颤抖着双手接过这半条被子,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半条被子”的故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本色,当年红军在缺吃少穿、生死攸关的时候,还想着老百姓的冷暖,真是一枝一叶总关情!  

半截皮带  

刚才,在参观军史馆时,我对长征途中红31军93师274团“半截皮带”的故事,感触很深。红军战士宁肯忍饥挨饿,也要将半截皮带留下来,带着它“去延安见毛主席”。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就是“铁心跟党走”的生动写照。  

——2016年1月5日,习近平在视察13集团军时的讲话  



这是陈列在陆军第75集团军某旅“坚守英雄连”荣誉室的“半截皮带”(复制品)。  

1936年7月,红四方面军274团8连第三次过草地,陷入断粮的困境,官兵们只好挖野菜、吃草根。  

14岁的战士周广才拿出自己的牛皮腰带,和战友们吃了一半,攥紧剩下的半截,眼含热泪对战友说:“同志们,我们把它留作纪念,带到延安见毛主席吧!”  

就这样,大家怀着对革命胜利的憧憬,忍饥挨饿,将半截皮带留了下来。  

在随后的征程中,周广才的6名战友相继牺牲,只有他到达了延安。周广才在皮带的背面烫上“长征记”3个字,纪念那段难忘的岁月。  

突破乌江天险  

当时要是过不去就危险了……  

——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在贵州考察时的讲话  



这是乌江江界河渡口(2019年7月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1935年1月1日,猴场会议否定了博古、李德的错误路线,决定迅速渡过乌江,被称作红军长征“反攻第一仗”。  

乌江又名黔江,是贵州第一条大江,两岸都是悬崖绝壁,水流湍急,江中有许多暗礁,自古就有天险之称。  

1月2日,战斗在天险乌江打响。  

无法攀登的悬崖绝壁间是250米宽阔江面。“八个英勇战士赤着身子……跃入江中,那样冷的水里,泅水极感困难……”时任红一军团第二师政委刘亚楼详细记述了渡乌江的场景。敌军守江团长在给上级的报告中写道:“红军水马过江,火力非常凶猛。”  

至1月6日,中央红军全部渡过乌江,把国民党“追剿军”甩在乌江以东和以南地区。1月7日,红军占领遵义。  

强渡乌江战斗的胜利极大鼓舞了全军的士气。
【郑重声明】温尼伯站坛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本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温尼伯站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5, 2025-5-15 12:28 , Processed in 0.067969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温尼伯站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by Winnipeg Chinese Media.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