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尼伯站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搜索
热搜: 接送 租房
查看: 200|回复: 0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资讯] 雄安新区有个“冰糖葫芦村”

[复制链接]

14万

主题

14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有bug,有问题请私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046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2-18 22:48: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报记者 白波

通讯员 朱峙委 郑佳玉

“糖葫芦好看,它竹签儿穿,象征幸福和团圆……”

火红晶亮的色泽、酸甜脆爽的口感、浑圆可爱的形状,走在大街上,只要看到冰糖葫芦,男女老少几乎没人不喜欢、不想多看几眼的。在雄安新区雄县七间房乡,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冰糖葫芦之乡”——大树刘庄村。这里的人做冰糖葫芦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全村5000口人,三分之二有一手制作冰糖葫芦的技艺,长期以此在北京等大城市谋生。

对大树刘庄村人来说,串糖葫芦是风俗,是事业,更是一门艺术。村民董章善一家便是其中的代表。董章善做冰糖葫芦已经40多年了,手艺传到儿子,已是第五代。

在普通人眼里看起来平常的冰糖葫芦,制作起来技术含量其实一点儿也不低。董章善说,通过几代人的钻研,相比过去,冰糖葫芦的制作手法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串糖葫芦,最重要的是火候和粘糖技术。过去我们给糖葫芦定型都用石头板,现在用的是泡过水或抹过油的木板。果子的质量很重要,竹签的材质也影响糖葫芦的口感。”

做了大半辈子冰糖葫芦,对这门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董章善从没想过放弃。据说,大树刘庄村人刚开始做冰糖葫芦的时候,只有十几户人参与,在不懈坚持之下,才逐渐有了如今的规模。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到第二年麦收期间,大树刘庄村的村民会出现在全国各地的闹市和商超,以精湛的制作技艺让人们品尝到可口的冰糖葫芦。大树刘庄村人做的冰糖葫芦品种全、花样多,最长的糖墩儿长达2.24米,是用50个山楂串成的。

村民们说,近几年随着雄安新区的建设,大家的生活和冰糖葫芦的生意都发生了变化。大树刘庄村“冰糖葫芦之乡”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不少村民干脆开起了网店,利用网络把独具特色的冰糖葫芦销往全国各地。

从“生计”到“艺术”,在大树刘庄村,冰糖葫芦已真正成为村里的一项富民产业。“村‘两委’班子带领大家,让串糖葫芦成了一条专业化的产业链。”董章善介绍,不仅冰糖葫芦本身的造型和材料,如今,连在大超市里售卖冰糖葫芦的仿古花车,村里人都能根据商户的不同需求进行“私人定制”。

还有村民看准商机,做起冰糖葫芦半成品的加工生意,为城里的冰糖葫芦商户提供山楂和草莓等半成品,日均发货金额能达到2万元左右。城里的商户只要熬好糖浆,趁热淋在收到的半成品上,就能快捷高效地做出冰糖葫芦,节约了大量制作时间。

几十年前乡亲们在全国各地走街串巷卖冰糖葫芦的情景,如今仍然深深地印刻在董章善的脑海里,“都是扛着一根麦秸耙子,把糖葫芦插在上面,不怕天寒地冻,走到哪儿卖到哪儿。冰糖葫芦这东西,几十年过去了,大家还是喜欢。不过,现在咱们都在大超市里有摊位,摆上仿古花车,跟过去不一样啦。”

小小的冰糖葫芦,串起了乡愁,更串起了幸福。
【郑重声明】温尼伯站坛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本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温尼伯站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5, 2025-10-30 09:13 , Processed in 0.070078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温尼伯站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by Winnipeg Chinese Media.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