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尼伯站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搜索
热搜: 接送 租房
查看: 145|回复: 0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资讯] 东京奥运会,一只被重新悬挂的“靴子”

[复制链接]

14万

主题

14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有bug,有问题请私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046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18 01:37: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现在需要尽力做好(东京)奥运会的筹备工作,但奥运会可能面临两种前途。国际奥委会必须准备B计划和C计划,但处理这种形势并不容易。”当地时间1月14日接受路透社采访时,日本行政改革担当大臣河野太郎使用了“一切皆有可能”的表述。  

这番“万事留一线”的表态,将一天前东京奥组委确认今年夏天如期举办奥运会的言之凿凿,重新画上了问号。  



就在同一天,日本政府启动新的紧急事态政策,暂停所有国家的外国人入境。这一“封国”方案也涵盖体育领域——现行的体育入境特例被暂停。  

这意味着,非日本居民的外国运动员将被禁止进入日本进行训练或参加比赛,身在国外的日本运动员返回国内需要接受14天隔离。  

紧急事态政策预计到2月7日解除,而那时,距3月4日东京奥运会测试赛重启已然不到一个月。  

“若心中多少有些犹豫,就会影响一切。就算是长夜,黎明也必将到来。”东京奥组委主席森喜朗近期发言的语气,让人们仿佛穿越回2020年3月24日“那个艰难的决定”——现代奥林匹克125年的历史上,奥运会第一次宣布延期。  

然而,谁也未曾料想,一年前掉落的“靴子”而今重新被悬挂上去。  

日本刊物《周刊实话》宣称“东京奥运会将于1月18日宣布取消,再次申办2032年奥运会”的传闻,已经被东京奥组委“盖章”为假消息。但面对全球疫情的反弹、甚嚣尘上的“怀疑论”,这届命途多舛的奥运会在倒计时不足200天之际,又一次深陷漩涡之中。  

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a question. 东京奥运会办不办,怎么办,这也是个问题。  

问号1:如期举办的笃定是“最后的倔强”吗?  

1月12日,日本首相菅义伟在与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通话时,再一次放出“狠话”:“一定举办东京奥运会”。在步入2021年的十多天里,他已在新年致辞、首相府新闻发布会、“紧急事态宣言”等多个场合屡次表达如期举办奥运会的决心。  

这样的笃定,代表着日本政府回应外界猜测的坚定态度。正如东京奥组委首席执行官武藤敏郎在1月12日所言,“我们必须按照计划推进,没有任何其他的替代方案。”国际奥委会的表态同样明确:对日本政府及其采取的措施充满信心,将与日本伙伴一起继续全力以赴。  

日本方面和国际奥委会坐在同一条船上,”绝不松口”的背后,有着诸多“不能退”的苦衷。  

一直以来,日本政府对于时隔56年再次举办奥运会的期待,不仅是完成一个夙愿,更寄望于借此为停滞20多年的国内经济注入强心剂,提振国民士气和国际影响力。  

突如其来的疫情,不可避免造成经济活动的大规模损失,面临经济复苏的难题,如果奥运会再出变数,本就需求不足的日本经济将雪上加霜。  

更何况,过往几年日本政府为筹办东京奥运会已经付出了120亿美元的巨额资金。根据东京奥组委去年12月22日公布的数据,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推迟一年,使得总预算又将增加2940亿日元。如果算上奥运会期间的防疫费用,以及已经出台的疫苗接种计划,东京奥运会无论推迟抑或取消,恐将成为日本经济无法承受之痛。  

随着疫情形势而波动,日本民众对举办东京奥运会的“心气儿”一路走低。共同社1月10日公布的一项民调结果显示,八成日本民众希望奥运会取消或再次推迟。同时,菅义伟内阁的不支持率增至42.8%,超过了支持率。  

在能否举办东京奥运会这一问题上,日本政府及东京奥组委与日本民众之间存在很大的“温度差”。日本官方一方面努力释放如期举办的积极信号,另一方面积极制定安全措施,探寻以民众可以接受的方式举办奥运会。  

东京奥组委15日发表声明称,日本最新的防疫措施只会给奥运会的筹办工作提供帮助,而不是人为设置障碍。但这些举措能否真正打消外界的担忧和质疑,目前仍是未知数。  

感到舆论风向不稳的还有国际奥委会。一年前最早断言东京奥运会无法在2020年举行的国际奥委会资深委员迪克·庞德,8日再次发出“不能保证奥运会一定会举行”的论调。而一些国外著名运动员也在担忧,一旦大量没有接种疫苗的人同时聚集东京风险太大。尽管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新年致辞中描绘了东京奥运会是疫情“隧道尽头的光明”,但人们对安全举办奥运会的态度越来越谨慎。  

日本政府背负着难以放弃的“沉没成本”,如期举办才可能将损失降至最低。国际奥委会同样难以承受“彻底取消东京奥运会”的打击,其所带来的影响,不只关乎与转播商、赞助商相关的巨大经济利益,更影响着其他国家后续承办奥运会的信心、奥林匹克运动的长久发展。  

就此而言,双方都到了退无可退的境地,只能咬紧牙关,保持“最后的倔强”。东京奥组委15日最新的声明称,“我们希望日常生活尽快恢复正常,我们会继续与各方密切合作,准备在今夏举办一届安全的奥运会。”  

外界推测,东京奥运会的“靴子”可能等不到3月就会落下。毕竟根据东京奥组委给出的时间表,奥运会测试赛将在3月4日重启,涵盖日本全国47个都道府县的奥运圣火传递也将于3月25日开始。而日本计划2月之后开始给公民接种疫苗,这一过程将需要数月时间。东京奥运会的命运,不仅与时间赛跑,也在与疫情防控赛跑。  

问号2:史上最特殊奥运会可能变成什么样?  

日本方面和国际奥委会一直立场坚定,确认奥运会不可能再次推迟。但关于奥运会的举办方式,“口风”却似乎越来越松动。  

去年7月,东京奥组委主席森喜朗表示,奥运会不可能在没有观众的情况下举行。但今年1月4日,日本奥委会主席山下泰裕表示,东京不可能像伦敦和里约那样举办一届奥运会了,“奥运会的形式将会改变,可能会没有观众,运动员和民众之间可能没有互动。”  

目前还不清楚组织者是否会允许观众观看奥运会,日本政府制定的针对所有国际游客的旅行禁令定于2月7日结束,但也可能会延长。针对奥运期间游客前往日本的计划据悉也在制定中,官员们建议游客抵达后对他们进行筛查和检测。  

去年11月,东京都在东京奥运会场馆举办的四国体操邀请赛为疫情状态下举办东京奥运会提供了具体模板。防疫措施非常严格,参赛人员只能在特定场所活动,每天进行核酸检测,进入赛场前要测试体温、喷洒消毒剂。观众人数也做了限制,在可以容纳13000人的体育馆,组委会只允许2000人入场。  

不难想见,东京奥运会的防疫措施必将有过之而无不及,“将全体参与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放在优先地位”。据外媒透露,运动员可能要接受多项检测,他们的行动可能受到限制。他们可能在比赛一结束就不得不离开奥运村,而且在东京期间,他们的交往对象可能也会受到限制。  

在最近一次与各国奥委会官员的电话会议上,国际奥委会负责奥运媒体运营的负责人表示,东京奥运会期间媒体对运动员的采访可能会受到严重限制。记者可能会受到追踪,并被禁止在东京的任何地方旅行,除了往返于他们的酒店、奥运场馆和主要媒体中心之外。  

面对难以平息的疫情风暴,日本政府一度将疫苗视为“救命稻草”。日本政府已与辉瑞和阿斯利康两家制药公司签署了1.2亿剂疫苗的供应协议。菅义伟相信,一旦疫苗开始大规模接种,日本民众对奥运会的热情肯定会增加。  

不过,目前疫苗的推广速度比预期的要慢。日本负责奥运事务的大臣桥本圣子12日透露,组织者正在研究“全面的抗感染措施,包括必要的检查和跟踪管理,以便在没有接种疫苗的前提下,能够安全举办奥运会。”  

在外界看来,3月份是决定东京奥运会能否举行的最后期限。在此之前,疫情能否得到有效防控,雄心勃勃的疫苗计划能否顺利实施,奥运测试赛、资格赛、火炬传递如何展开等问题,都需要日本方面给出清晰的答案。  

可以预见,从首次被延期到“前无古人”的外部环境与举措,东京奥运会必将成为载入史册的最特殊的一届奥运会。但无论如何,在这个极不平凡的时候,只要能如期举办就是胜利。“春天肯定会来的。相信如此,我愿意努力工作到最后,这样我们就能给很多人带来欢乐和希望。”森喜朗说。  

问号3:披荆斩棘举办东京奥运会究竟为了什么?  

一年前,当东京奥运会史无前例地宣布延期举办时,媒体曾连篇累牍地解析人类为什么需要奥运会。“无论这条黑暗的隧道有多长,我们都会一起走过尽头,奥运圣火就是隧道尽头的光。”巴赫的“金句”传遍全球。  

过往一年,东京奥运会在舆论的摇摆中披荆斩棘地前行。与之相关的组织者、参与者、运动员等等,在短暂调整节奏后重新加速,朝着既定目标勇往直前。但此时,新的不确定性再次出现。或许一个问号会萦绕在很多人心头:一年过去了,世界并没有变好,挑战那么多,我们还需要奥运会吗?  

答案是肯定的。  

对于全世界的运动员来说,能够站上四年一次的奥运会舞台,是职业生涯的重要目标和追求。在奥运延期的这一年,运动员们在世界各个角落坚持不懈地刻苦训练。他们之中,很多人可能等不到下一个四年,他们还在拼命坚守,只是为了登上这个舞台圆一个梦,道一声再见。  

人类是需要精神力量的,而奥林匹克追求的“更快、更高、更强”,恰恰展示着人类挑战自我、永不放弃的信念。全球运动员齐聚一堂的竞技背后,是人类作为整体的一个精神家园。正如巴赫所言,“奥运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在如今这个矛盾突出、冲突频仍的世界,奥运会仍然为世界各地的年轻人保留了一片绿洲。”  

每一次危机都会带来机遇,以创造性的方式走出这场危机,赋予东京奥运会超越体育的意义。  

近年来,“巨无霸”式的奥运会给东道主带来极大的压力,国际奥委会为了重塑奥运会的吸引力,一直致力于控制奥运会参赛规模,鼓励节俭办赛。而东京奥运会受疫情影响带来的诸多改变,无疑给国际奥委会改革按下“快进键”——或许不再有“宏大”的场面,或许熟悉的环节以新的形式呈现,或许很多线上参与被开掘……奥林匹克大家庭展现“创新、灵活”的一面,或将赋予陷入惯性的奥运会新的生机。  

奥运会带给人类的,不只在于外在的仪式感,更在于内心的信念感。百年奥运史上,病毒肆虐、政治纷争、经济危机,都没能停下奥运会前进的脚步。即便举办东京奥运会时,一部分地区仍在与病毒抗争,但历尽劫波的人们恢复元气,整个世界重整旗鼓,也需要借此点亮希望的光。  

披荆斩棘举办奥运会,更像是人类为自己设定的一道命题。与其交给时间回答,不如把命运握在自己手中。
【郑重声明】温尼伯站坛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本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温尼伯站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5, 2025-5-15 09:12 , Processed in 0.069087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温尼伯站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by Winnipeg Chinese Media.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