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尼伯站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搜索
热搜: 接送 租房
查看: 167|回复: 0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资讯] 春暖华夏丨困难群众有房住

[复制链接]

14万

主题

14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有bug,有问题请私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046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26 08:17: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砖一瓦,为百姓筑起遮风挡雨的房子,也建起幸福生活的大厦。

临近春节,贵州毕节柏杨林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十分热闹,居民们正忙着大扫除、做新衣、备年货、贴春联。

即将到来的农历新年是柏杨林街道搬迁户林玉启在新家迎来的第四个春节。

“新家宽敞明亮,比老房子好多了,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林玉启一家原本所居住的村子道路不通,地薄人穷。如今依靠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林玉启一家搬进新房,融入了城镇的新生活。

从乡村到城市,从“老土屋”到“小康房”,一个个百姓“安居乐业”的温暖故事背后,是“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庄严承诺。

“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百姓有没有房子住、住房条件好不好,是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心头事。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推动下,越来越多的百姓搬入新居、住进新房,从忧居走向安居的新生活。



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看望慰问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给各族干部群众送去党中央的关怀。

位于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的嘎拉村,因春季盛开的山野桃花而闻名。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听取嘎拉村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等介绍,走进村便民服务中心、卫生室等详细了解有关情况。村民达瓦坚参热情迎接总书记到家中做客。

“总书记问得很仔细,看得也很仔细,看了家里的仓库,问厕所通不通水,洗澡的热水怎么来的,房子什么时候建的,什么结构,建房子花了多少钱……全家人都觉得总书记很随和、很亲切,非常关心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心里非常温暖。”说起习近平总书记到家中看望的情景,达瓦坚参记忆犹新。

回忆起曾经“矮小的石头房子、人畜混居”的居住条件,达瓦坚参母亲激动地说,“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能住上这么宽敞明亮的楼房,还能在院子里种水果和各式各样的花草林木,能享受到这么美好的生活,感觉日子太幸福了。”

如今,达瓦坚参一家靠着跑运输、桃花节分红、土地流转、种植养殖,一年全家收入超过30万元。

和达瓦坚参一样,越来越多老百姓的“安居梦”正在变成日新月异的现实。安居之下,好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



△2021年6月,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公租房民生家园,工作人员为居民发放钥匙。

去年发布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明确,公租房保障、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提出建立农村低收入群体安全住房保障机制。

上海等多地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大力度提供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粤港澳大湾区推出一批服务港澳青年的人才房、公租房、共有产权房等政策性住房。

党的十八大以来,“住有所居”持续取得新进展。无数住房困难群体在万家灯火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一盏灯。



上世纪70年代,山东省东营市黄河原蓄滞洪区群众响应国家号召搬迁至沿黄大堤的房台上居住。2013年起,东营市对66个房台村进行住房拆迁改造,建设新社区。

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东营杨庙社区考察。在居民许建峰家,总书记察看卧室、厨房、卫生间等,关心了解百姓住房改善情况。

许建峰告诉总书记,他们原来住在沿黄大堤房台村的老房子里,2016年搬进了楼房,生活条件好了,就业门路多了,打心眼里感谢党的好政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扎实做好安居富民工作,统筹推进搬迁安置、产业就业、公共设施和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确保人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2021年12月26日,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城东街道桔北老旧小区环境提升工程顺利完工。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既要住有所居,更要取得新进展。

2021年,我国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56万个,惠及居民965万户。一处处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幸福在家门口“升级迭代”。

在“住有所居”的民生保障目标基础上,《“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提出住房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要逐步实现住有宜居。

深圳龙华,在“按需实租”的进一步延伸下,陆续推出“教师之家”“医疗工作者之家”“建设者之家”等多个规模化租赁项目,重点解决特殊群体对住房交通、配套幼儿园等需求。

春节前夕,传来了不少人期待已久的好消息。国新办《“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加大金融、土地、公共服务等政策支持力度,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加快形成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政策机制;采取多种手段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更多就业群体将享受住房公积金服务......

一个个改善居住条件的梦想圆梦,是“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最温暖的注脚。



住房,不仅为人们挡风避雨,也承载着家庭安居乐业、生活和美的美好愿景。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宜居”,厚植幸福底色。
【郑重声明】温尼伯站坛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本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温尼伯站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5, 2025-5-16 07:39 , Processed in 0.077861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温尼伯站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by Winnipeg Chinese Media.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