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尼伯站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搜索
热搜: 接送 租房
查看: 225|回复: 0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资讯] “既要建设繁华的城市,也要建设繁荣的农村”

[复制链接]

14万

主题

14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有bug,有问题请私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046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8-31 10:18: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8月23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北承德考察。从产业振兴到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习近平对推进乡村振兴再提殷切嘱托。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8月24日,习近平乘车来到位于滦河北岸的双滦区偏桥子镇大贵口村考察调研。  



8月24日下午,习近平在双滦区偏桥子镇大贵口村,同村民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习近平十分关心当地推进乡村振兴情况,走进村山谷市集、卫生室,了解特色农产品市场销路、品牌打造,以及改善村民医疗卫生条件、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等情况。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坚持精准发力,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多更好惠及农村农民。”习近平语重心长地说。  

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支撑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鼓励乡村产业发展——  

“要鼓励和扶持农民群众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庭院经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乡村振兴路上,如何贯彻落实好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陈萌山表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是实现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亿万农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发展乡村产业,一要坚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特色资源高效利用潜力;二要坚持高质量发展,以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的发展路径,促产业、强农村、富农民、谋振兴;三要坚持融合发展,积极对接外部市场转型升级需求,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进一步优化农村产业发展格局。”陈萌山进一步阐释说。  

“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更加美丽宜居”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要把扶贫开发、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  

“我们要通过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更加美丽宜居。”习近平在此次考察时指出。  

乡村美丽宜居,首先是人居环境要美。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镇江考察调研时指出,厕改是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标志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建设全面提速,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乡村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据农业农村部今年一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68%,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90%以上的行政村。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张晓山就此解读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二十个字总要求中,用“生态宜居”替代了“村容整洁”,这是乡村建设理念的升华,是一种质的提升。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乡村生态振兴实质上是以生态文明建设来引领乡村的生产和建设。‘生态宜居’四个字蕴含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乡村建设中的具体体现。”张晓山说。  

“既要建设繁华的城市,也要建设繁荣的农村”  



8月24日下午,习近平在双滦区偏桥子镇大贵口村同村民霍金一家人亲切交谈。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既要理顺“城”这一边,更要顾好“乡”这一头。  

“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建设繁华的城市,也要建设繁荣的农村,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习近平在此次考察中强调。  

让“繁荣的农村”与“繁华的城市”相得益彰。习近平高度重视城乡发展问题,对于如何认识工农城乡关系、怎样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在此次考察中,习近平深刻阐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建设繁华的城市,也要建设繁荣的农村”这一辩证关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对此,中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中心研究员李云才表示,推动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必须补上城乡差距的短板,为更加有效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指明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不掉队,赶上来”。乡村不是孤立的乡村,是城乡融合体系中的乡村。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农业生产上,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农民生活上,打造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更加美丽宜居。  

繁荣发展,乡愁绵绵。乡村振兴,且歌且行。
【郑重声明】温尼伯站坛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本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温尼伯站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5, 2025-5-19 13:06 , Processed in 0.072134 second(s), 38 queries , Gzip On.

温尼伯站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by Winnipeg Chinese Media.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