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尼伯站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搜索
热搜: 接送 租房
查看: 119|回复: 0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资讯] 牛弹琴:超级沙尘暴背后,韩国人这样说,让蒙古国情何以堪!

[复制链接]

14万

主题

14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有bug,有问题请私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046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3-15 20:29: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3月15日,是中国人难忘的一天。

不仅仅这一天是315,我们又看到了太多触目惊心;更因为这一天的超级沙尘暴,让人们见识了大自然的遮天蔽日。

真是遮天蔽日,昨天一大早,开车去上班,天空一片昏黄,路越来越堵,天越来越黄,最后,茫茫只看到前面几十米。

难怪,有一个段子就说:

二月二龙抬头之后,北京遭遇10多年来最强烈的沙尘暴,有记者街头采访:“大妈,您觉得沙尘暴给您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     被采访者:“影响太大了!首先就是你得看清楚,我是你大爷!”

嗯,北京人就是幽默。另一个段子则感慨:

天感觉好像产生了时空错乱,又回到了2009年:北京依旧在刮沙尘暴,影院依旧在放阿凡达,A股还是3000多点……

嗯,想得倒美,房价能回到2009年就好了。

倒也是说明了一个问题,现在的北京,沙尘暴确实不多了。但不少朋友很疑惑,过去几年,我们环保这么努力,我们种了这么多树,这到底怎么了?怎么一来就是一场10年来最强、范围最广的沙尘暴?

其实也错怪了三北防护林,因为这场超级沙尘暴,不是国产,而是进口——不是起源于河北内蒙古老地方,而是来自邻国的蒙古国。

按照相关的说法,这次,主要是蒙古国强大气旋,将本地沙尘托举至高空,随后在持续不断的东移南下的气流作用下,大量沙尘长驱直入,一直输送到中国的东部地区。



北京我们看到遮天蔽日,蒙古国却真是伤亡惨重。

根据新华社的报道,这次超级沙尘暴和暴风雪,已在蒙古国导致10人死亡,另有11人仍处于失踪状态。

怎么这么严重?

因为风已经疯了。

根据报道,过去两天,在蒙古国一些地方,风速达到了每秒20至24米,有时甚至每秒30至34米。结果就是:蒙古国北部地区,暴风雪来袭,冰雪交加;南部戈壁地带,超级强沙尘暴,暗无天日。

超级沙尘暴一路南下,北京顿时看不到蓝天。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天灾。



但天灾之后,也有让人啼笑皆非的闹剧。

比如,在韩国,根据媒体报道,各大媒体第一时间的报道是:“源自中国沙尘暴”,3月16日将袭击韩国。

请注意,来自中国。

看到有朋友统计了一下,韩国气象厅也是这样表述的,《韩国经济》一篇文章的标题,则是“连续一周雾霾,再加上中国的沙尘暴,韩国空气质量达到最差”,极力凸显了“中国的恶劣影响”。

嗯,看来在这些韩国人眼里,蒙古国都是属于中国了。

但这显然是不对的。

过去,一发生雾霾,就说来自中国,显然更多也是一种甩锅做法。现在,超级沙尘暴,也说来自中国,唉,真对不起,中国现在也没韩国朋友想象得那么国土辽阔。



怎么说呢?

我们还是格局要大一点,完全个人观点,这给我们中国、给韩国、给日本也给世界,几点启示吧。

启示一,这场沙尘暴,又让我们见识了大自然的伟力和破坏力。别总是想着人定胜天,人类还是太渺小,别忘了恩格斯的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启示二,超级沙尘暴,也暴露出某些人地理知识的贫瘠。但至少也让我们知道了,沙尘暴不仅有国产,现在更有进口倾销。还有韩国人,你们别老说都来自中国,你们让蒙古国人怎么想?

启示三,这更凸显出环境破坏的后果,不仅不是金山银山,而是要害死人的。据统计,由于气候变暖和过度开发,蒙古国70%的土地,面临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和沙漠化,所以,一场狂风刮起,沙尘暴席卷东北亚,中国是最直接的受害者。

启示四,真要讲究生态文明,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最重要的一个举措,别滥采滥挖,保护环境多种树。北京自古春季多风沙,过去几年,沙尘暴其实真变少了,什么原因?还不是中国人更注重环保了,种下了全世界最多的树



启示五,更要理性看待沙尘暴,别总想就消灭,我们人类消灭不了。作为一种存在了几十亿年的自然现象,沙尘暴也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沙尘把陆地的营养物质迁移到海洋,让海洋生物得以生存,在迁徙的过程当中,多少还可以中和一下空气中的酸雨……

启示六,指责不解决问题,重要的是伸出手帮助。我们严厉谴责蒙古国破坏了我们的蓝天?这有用吗?那还不如想办法帮蒙古国保护环境,避免滥采滥挖。必须看到,过去几十年,也有大批日本韩国朋友来中国种树,因为这是守护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国家有边界,大气可没有祖国。

启示七,以前我们的口号是:少生孩子多种树,少养孩子多养猪。时代确实变了,口号看来可以改为:多生孩子多种树,多养孩子多养猪。而且,我们可能还要去蒙古国多种树,韩国朋友,也别光说不练啊!
【郑重声明】温尼伯站坛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本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温尼伯站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5, 2025-6-27 01:02 , Processed in 0.075727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温尼伯站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by Winnipeg Chinese Media.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