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尼伯站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搜索
热搜: 接送 租房
查看: 124|回复: 0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资讯] 冬奥开幕式背后有个“大算盘”

[复制链接]

14万

主题

14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有bug,有问题请私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046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2-4 20:16: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华社北京2月4日电 冬奥开幕式背后有个“大算盘”  

新华社记者李德欣、赵旭、王普  

伴随着悠扬的乐曲,数百名表演者手持绿色荧光长杆,在场地中央汇成同心圆。音乐变换,长杆律动,与地面大屏特效融为一体;现场观众凝神屏息,静待冬奥盛会大幕开启……这样的场景不仅出现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更在开幕式背后的“大算盘”里千百次提前上演。  

4日晚,全球目光再次齐聚国家体育场“鸟巢”,奥林匹克之光再度闪耀千年古都。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圆满成功,让北京理工大学数字表演与仿真技术实验室主任丁刚毅激动不已。两年来,丁刚毅带领北理工虚拟仿真团队,运用智能化创编排演一体化服务平台,为冬奥会开幕式提供科技支撑。  

“我们通过三维仿真技术,模拟出冬奥会开幕式全流程,对演员、观众、灯光、音乐、烟花、奥运火炬,甚至转播机位等全要素进行全方位‘排兵布阵’。这个平台就像电影预演系统,帮助导演团队等直观了解节目整体效果。”丁刚毅说。  

总流程时间、当前环节时间、细分步骤时长,加以逼真的人物细节、环境呈现、声光效果……透过仿真系统大屏幕,不仅能够从多个视角观看表演效果,还可窥见演出设计里的“毛细血管”——精确到秒级的时长把控、细致到厘米级的点位排布,确保“在对的时间,出现对的元素”。  

“我们把开幕式各个团队的创意细节甚至想象整合在一起,变成系统里的一个个实际效果,从而对不同方案进行论证。系统呈现的所有效果,比如杆子摇摆的次数、人物步行的距离等,都要与实际演出效果保持一致。”丁刚毅表示,借助仿真系统,可找到理想状态下开幕式各环节“最优解”,再根据彩排实际不断打磨方案,大幅降低现实表演排练中的试错成本。  

谈及智能化创编排演一体化服务平台在冬奥开幕式筹划中扮演的角色,丁刚毅用了“算盘”一词。“策划处、仪式处、导演团队、技术部等都要找我们,各方提出需求,我们再‘精打细算’。演出筹备过程中,各个团队几乎每天都会有新想法,比如节目人数变化、音乐变化、动作调整,‘算盘’要不停地打,有时一个小的修改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但也要以最快的速度同步在系统里,拿出最新解决方案。”丁刚毅说。  



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上的“构建一朵雪花”环节。新华社记者宋彦桦摄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最大的难点是,每一个节目都需要把音乐、舞美和地上屏幕特效完全耦合,但由于这三个要素由不同团队分别设计,而且基本都是全新创作,需要先在仿真系统中把三者拼在一起,再一遍遍调整、模拟。多个元素需要同时进行修改,有时很难找出‘主要矛盾’。”丁刚毅说,通过团队不分昼夜的辛勤努力,保证“算盘”的“算力”持续输出,在最短时间内找到“症结”所在。  

2008年,“鸟巢”举行的奥运会盛大开幕式惊艳世界,当时丁刚毅带领虚拟仿真团队参与了开幕式技术保障服务工作,为千人击缶等环节设计人数、点位、动作等。2022年,“双奥之城”北京为世界开启了一场简约、安全、精彩的冰雪盛会,令人惊叹的开幕式上又一次烙印下该团队的科技足迹。  

从夏到冬,作为“双奥人”的丁刚毅表示:“14年间,我们国家的科技实力突飞猛进,背后不变的是我们每个人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冬奥会开幕式刚刚结束,丁刚毅又带领团队迅速投入到冬奥会闭幕式、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的紧张工作中……
【郑重声明】温尼伯站坛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本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温尼伯站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5, 2025-10-29 11:46 , Processed in 0.062039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温尼伯站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by Winnipeg Chinese Media.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