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尼伯站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搜索
热搜: 接送 租房
查看: 287|回复: 0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资讯] 碳市场运行将满60天成交额4.2亿元 下一步建议从四方面发力

[复制链接]

14万

主题

14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有bug,有问题请私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046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9-12 22:26: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报记者 包兴安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下称“全国碳市场”)自7月16日上线交易以来,到9月13日运行将满60天。截至9月10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844.7万吨,累计成交额4.2亿元。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整体上看,碳交易市场向好趋势明显,碳排放通过市场调节的功能开始释放,碳交易市场逐渐活跃,正在按照规则和预设轨迹步入正轨,市场开始走向良性循环发展。

全国碳市场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第一个履约周期纳入2162家企业,总共覆盖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9月10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3040吨,成交额13.4万元,收盘价44元/吨,较前一日上涨4.79%,相对于全国碳市场上线时48元/吨的开盘价下降了8.3%。

据记者梳理,截至9月10日,在全国碳市场运行的41个交易日中,CEA日均成交量为20.6万吨。从成交方式来看,其中,挂牌协议成交量为541.2万吨,占比64%,挂牌协议成交额2.8亿元,占比66.7%。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量为303.5万吨,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额1.4亿元。

“从成交量和成交额两大数据来看,全国碳市场上线运营之后,交易双方仍处于试探和摸底阶段,交易价格受多重因素影响,仍具有不确定性,交易规模仍处于市场整合时期的低位,预计这种情况可能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宋向清表示,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刚刚启动,企业持观望态度在所难免,交易双方在价格上互相试探和摸底也是市场常态。但由于碳配额发放已经逐渐收紧,且欧美韩日等制定了更高的自愿减排贡献目标,从全球“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地位进行趋势分析,碳交易价格逐步攀升将是大概率事件。

“事实上,只有当碳配额价格高于减排边际成本的碳价,才能有效发挥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作用,促进企业节能减排,推进碳中和。这必然意味着未来碳交易规模和价格可能会双双提升,碳交易市场活跃度和交易频次亦将显著提升。”宋向清说。

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国碳市场虽然刚刚起步,交易规模不大,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一是国家“双碳”发展目标给予碳交易政策支持,有利于碳市场快速发展;二是首批进入碳市场交易的电力行业是碳排放量最大的行业,在碳市场领域极具代表性、影响性和引导性;三是我国碳市场交易规模会随着石油化工、钢铁建材、冶炼制造、民航运输、造纸印刷等行业的进入呈加速发展态势,我国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覆盖领域最广的碳交易市场;四是碳市场将成为我国低碳绿色发展的风向标,通过碳排放权交易,推动环保减排低碳绿色在技术、人才、应用、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创新发展,加快完成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目标。

“未来在继续坚持全国碳市场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建议适度进行结构调整,以纳入重点排放单位的企业发电总量为基准值,计算出每家企业的碳配额,从而为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有效减排进行配额定制。”宋向清表示,下一步还需要扩大碳交易市场宣传力度,增加碳交易平台,减少碳交易环节,畅通碳交易信息,为碳交易市场增加活力和动力。

张依群建议,需要从四个方面发力全国碳市场建设:一是建立规范的交易规则,建立碳交易的合理指标分配和定价机制,保护交易双方合法利益。二是逐步扩大碳交易规模,将更多高污染高排放的行业企业纳入碳交易市场,推动企业由被动减排向主动减排方向发展。三是鼓励碳市场跨行业交易,通过碳交易实现碳平衡发展,也有助于促进企业转型实现行业平衡。四是建立碳排放减排鼓励政策,对达到减排数量标准的给予碳排放配额奖励,实现减排技术和碳交易市场的融合对接。总之,要立足国内面向国际,力求把中国打造成全球碳交易市场的中心,以碳为突破口,实现低碳绿色发展的技术跨越。
【郑重声明】温尼伯站坛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本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温尼伯站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5, 2025-5-16 10:56 , Processed in 0.065563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温尼伯站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by Winnipeg Chinese Media.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