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尼伯站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搜索
热搜: 接送 租房
查看: 237|回复: 0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资讯] 盲目考证:垫脚石还是绊脚石

[复制链接]

14万

主题

14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有bug,有问题请私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046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7-7 22:16: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山 实习生 陈文琪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07月08日 10 版)  



为了增加职场竞争力,不少年轻人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考证中,甚至什么证书“含金量”高就考什么,也会出现缺少规划、盲目考证的问题。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wenjuan.com),对1515名职场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6.3%的受访者考过证,73.1%的受访者建议要结合职业规划有针对性地考证。  

受访者中,工龄1年及以下的占10.3%,1-3年的占31.8%,3年以上的占57.9%。男性占41.4%,女性占58.6%。  

96.3%受访者考过证  

郑云薇在某科研院所工作两年了,除了学生时代已经考取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她还考了普通话证书,未来打算考驾照、营养师资格证等证书。  

90后冯琪佳目前读研究生二年级,她发现有不少同学早早加入考证大军中。“很多同学在大一时就开始考虑找工作的事情,生怕简历不好看,就准备实习、考证。我当时没想好是读研还是就业,但觉得不能落后,也跟着找实习、考证。现在想来有些证书和自己想从事的工作没有太大关系”。  

冯琪佳说,目前已考了大学英语四六级、雅思、普通话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和驾照,下一个目标是律师资格证。说起这些证书,冯琪佳表示有的是学校要求的,有的则是跟风,“还有的证书,应该算是职场入场券了,像律师资格证,我家里人考过,告诉我如果以后从事这个领域会有用”。  

数据显示,96.3%的受访者考过证,其中66.9%受访者有1-3个证书,29.4%受访者有4个及以上证书。受访者考取更多的证书是通用类(70.0%),然后是职业资格类(61.3%)和能力认证类(43.6%)。  

凌征在金融行业工作了3年,他不推崇“盲目考证”,只考了金融风险管理师证书,计划再考个特许金融分析师证书,“考证得有的放矢。我考的证书是和工作相关的,符合职业发展需求”。  

冯琪佳感觉,目前身边同学热衷考取的证书,是比较实用、认可度也较高的通用技能类证书,“像有些职业资格类证书,如果能考下来,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能力”。  

调查中,70.3%的受访者表示考证的主要依据是符合职业发展规划,57.7%的受访者会考虑与自身专业背景相关,53.5%的受访者会选择社会普遍认可的。其他依据还有:与兴趣相关(39.7%)和就职单位规定(37.4%)等。  

73.1%受访者建议结合职业规划有针对性地考证  

郑云薇说,在考证的过程中,自己主要是通过自学来备考。她感觉在备考的过程中能力有所提升,但考完如果不复习、用不上,也会很快忘掉。  

凌征介绍,自己考的证书是与工作密切相关的,也是该领域的资格证,认可度比较高,“算是比较能体现自己的能力水平”。  

调查中,94.2%的受访者觉得证书能体现自身的真实能力,其中29.1%受访者表示非常能。在工龄为1-3年的受访者中,认为考证能体现自己能力的比例更高(96.2%)。  

“虽然说在工作中还是要靠实际能力。但就我们学生来说,现阶段考下一些证书,一方面可以获得心理上的安慰,另一方面算是找到提升职业技能的抓手,实现比较具体的职业目标。”冯琪佳觉得,考证相对来说,是一种“时间短、见效快”的技能加分项,但如果与职业不对口,也会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调查中,73.1%的受访者认为要结合职业规划,有针对性地考证,68.9%的受访者认为证书要重质量而非数量,48.8%的受访者建议综合考虑时间和经济成本,避免盲目考证。  

“贪多嚼不烂,最好是有针对性地考证。”郑云薇觉得职场年轻人考证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时间和经济成本。  

“现在有一些营销号,会炮制贩卖焦虑的文章,年轻人看了后,生怕自己被淘汰,就加入到考证大军中。但仔细想想会发现,盲目考很多证,往往用不到。”凌征认为,职场年轻人在考证上,要按照自己的需要,有选择性地考证,不要盲目追求证书数量。
【郑重声明】温尼伯站坛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本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温尼伯站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5, 2025-9-30 23:18 , Processed in 0.059137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温尼伯站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by Winnipeg Chinese Media.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