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尼伯站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搜索
热搜: 接送 租房
查看: 723|回复: 0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资讯] 安倍遇刺身亡,他的政治遗产会如何影响日本?

[复制链接]

14万

主题

14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有bug,有问题请私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046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7-8 11:47: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当地时间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奈良市进行街头演说遭到枪击,后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终年67岁。  

凶手的这两声枪响,让日本乃至世界震惊,这不仅终结了一位日本前领导人的生命,也给未来日本右翼政治势力、政局以及社会留下了诸多待解的谜团。这起事件,将对日本产生哪些影响?  

对于这些疑问,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副主任、观察者网专栏作家沙青青表示,这起突发事件仍有许多信息有待调查,但纵观日本历史,政治暗杀似乎一直都是这个国家的“传统”,包括同样担任过日本首相的安倍外祖父岸信介在内,多名首相曾遭人暗杀。  

2天后,日本参议院将举行选举,沙青青预测,安倍遇刺事件将推高民众对于国政的关心程度和投票率,原本就可能获胜的自民党,胜果将得到巩固,岸田政权很有可能会就此长期化。而随着安倍这一“右翼共主”的离世,自民党内部权力结构将重新洗牌,到底是岸田掌权或其他派系大佬共治,仍有待观察。  

沙青青认为,安倍注定会“留名”日本政治史。内政层面,除了已被人熟知的“安倍经济学”,安倍更是通过成立内阁人事局,将官僚的任命权和提拔权牢牢控制首相手中。同时,安倍生前仍有多起“弊案”存疑,即便是反安倍人士,也不愿意他这样突然离世,这掩盖了部分悬而未解的争议点,对于检讨其任内一些不当施政其实是不利的。  

   

资料图: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 图自澎湃影像  

安倍突遭枪击,此事是何性质?  

据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当地时间8日上午11点半左右,安倍晋三在奈良市大和西大寺站附近进行街头演讲时中枪倒地,当时已“心肺停止”,无生命体征,后被送往ICU接受治疗。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警方称嫌疑人名为山上彻也,今年41岁,居住在奈良县,目前已因涉嫌谋杀未遂而被捕。  

另据富士新闻网(FNN)报道,多名政府官员称,山上彻也系前海上自卫队队员,于2002年加入,2005年期满退役。据NHK引述警方消息报道,山上彻也在调查中表示,自己对安倍晋三感到不满,想要杀死他。  

   

安保控制袭击男子 图自朝日新闻  

这起突发事件究竟该如何定性?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副主任、观察者网专栏作家,同时也是中日历史研究者的沙青青表示,目前虽有诸如凶手具有海上自卫队背景等消息流出,但仍有诸多信息不够明朗,有待调查,因此对事件定性为时尚早。  

纵观日本国内的反应来看,沙青青提到,目前这位名叫山上彻也的人,已披露的信息并没有体现出他有特别强烈的政治背景,无论“或左或右”。  

在此之前,日本涉及政治人物比较著名的暗杀事件,是2007年长崎市长遭“山口组”成员暗杀,凶手带有明显的黑帮背景。  

“至于到底为何,有待进一步侦查。从我们目前看到的信息来判断,这更像是一次个人的反社会行为。”沙青青指出,虽然日本社会总体而言治安较好,但也会偶发此类反社会的暴力事件,比如2019年就曾发生过针对儿童的“随机砍杀事件”,但这次的针对对象却变成了前首相,一位如此重要的政治人物。  

日本素有“政治暗杀”传统  

“遭遇暗杀”,似乎成为了安倍家族的一个“魔咒”。62年前(1960年),也是在7月(14日),安倍的外公岸信介,因“安保问题”,被比自己更为极端的右翼分子荒牧退助行刺,虽没有生命危险,但也导致岸信介五天后下台,结束了三年半的首相任期。  

沙青青表示,如果对于日本近现代史感兴趣或有所了解就会发现,从明治维新前的倒幕运动开始,政治暗杀就是日本近代的“传统艺能”。  

“比如,揭开倒幕运动序幕的樱田门外之变,就是当时的一群武士前去刺杀实际幕府控制人井伊直弼。所以说,揭开日本近代史序幕的,就是一场政治暗杀事件。”  

沙青青介绍,进入20世纪以后,这种事件在日本依旧经常发生,比如1932年海军少壮派试图向上夺权的“五·一五事件”,1936年陆军“皇道派”试图政变的“二·二六事件”。  

他特别介绍了“五·一五事件”,今年正好是该事件发生90周年,它象征着揭开日本法西斯化的序幕,当时刺杀时任日本首相犬养毅的一帮主谋就是海军青年将校,再看看如今山上彻拥有的海上自卫队背景,可谓是历史上一个“诡异的巧合”。  

二战之前,遇刺的日本首相还包括伊藤博文、原敬、滨口幸雄等人。最为中国人所熟知的伊藤博文,是明治维新的代表人物,卸任首相后负责朝鲜殖民统治事务以及对俄谈判。1909年10月26日,伊藤博文在中国哈尔滨火车站被韩国反日斗士安重根枪杀身亡。  

   

安倍晋三遇刺现场图与岸信介遇刺现场图  

二战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国内针对政治人物的暗杀行动开始有所减少,但也并非没有。据《朝日新闻》等日媒整理,日本二战后有名的政客遇刺事件有多起:  

岸信介遇刺的同年10月,左翼政治人物同样深受“安保斗争”影响,当时有“亲共”争议的日本社会党主席浅沼稻次郎在演讲中被17岁右翼青少年刺杀身亡。  

1990年1月,长崎市长本岛等被右翼团体成员用手枪击中,身受重伤。同年10月,日本前劳动大臣丹羽兵助被一男子刺杀身亡。  

1992年3月,自民党副总裁金丸信在演讲中遭枪击受重伤。2002年10月,日本民主党众议员石井纮基在家门口被右翼团体成员刺死。2006年8月,自民党前干事长加藤纮一的办公室被纵火焚毁。  

最近一起比较著名的刺杀事件,是在2007年4月,长崎市长伊藤一长遭黑道枪杀,最终死于枪口之下。  

沙青青补充称,正是因为日本近年来相对比较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以及此类事件的减少,政治人物的安保措施开始有所减弱。如果有人现在作为访客或参观者出入一些日本政府部门,当地的安保措施甚至不如国内的地铁安检,这或许也能说明安倍此次街头演讲的安保为何会如此松懈。  

事实上,奈良警方事后也透露,嫌疑人从网上获知了安倍将前往奈良进行助选演讲的相关消息,并于当天上午乘坐电车前往安倍演讲地点。  

   

安倍中枪后倒地 图自朝日新闻  

日本未来右翼政治势力有何影响?
  

安倍晋三是日本自民党籍政治家,生于1954年,今年67岁,曾任日本第90任,以及第96至98任首相,历任内阁官房长官、自民党总裁(党首)、自民党干事长等职务。在派阀林立的自民党内,安倍是清和政策研究会,即安倍派的会长。  

安倍出生于东京都,其父安倍晋太郎曾担任日本外务大臣,外祖父岸信介、外叔公佐藤荣作曾担任日本首相。安倍1982年初入政坛,1993年当选山口县众议员。2006年接替小泉纯一郎任日本首相,但一年后便因病辞职。2012年,安倍再度当选自民党总裁,并在同年众议院选举中领导自民党重新掌权,二度拜相。2019年底,安倍成为日本在任时间最长的首相。  

2020年8月28日,安倍再次以痼疾复发为由,宣布将辞任总裁;之后接任的菅义伟曾长期担任安倍的内阁官房长官,被认为是安倍政权“左膀右臂”。经一段时间调养后,安倍也并未远离政坛,在自民党内成为其派阀领袖,对日本政坛仍有巨大影响力。  

此次暗杀事件的发生,正值2天后日本参议院将选举。沙青青表示,自民党原本就有很大可能在参议院选举中获得多数,如今这一突发事件很有可能会推高此次选举的投票率,刺激部分日本民众对于国政的关心程度。同时,现任首相岸田文雄的政权很有可能会长期化,要知道,未来三年内日本将没有全国性的选举。  

   

当地时间7月8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就安倍晋三遭枪击事件发表讲话。图自澎湃影像  

沙青青提到,在自民党内部,安倍属于“谢幕但不下台”,他退任首相后在本党内的定位是所谓的“右翼保守本流共主”。虽然不是首相,但他可以控制一些国会议程,掌握党内主要派系的动向,某种程度上来说,安倍是躲在岸田背后的“幕后权力者”。  

“安倍的突然离世,很有可能会导致自民党内部的权力结构出现真空并重新洗牌,谁能够接任‘右翼共主’之位?”沙青青分析,岸田有可能希望成为党内唯一的话事人,但其他几个派系之间对于如何填补“权力真空”,也可能展开明里暗里的博弈。  

“究竟是岸田本人能够整合各派系,完成对自民党的完整而实际的控制,还是之后几个大佬共治,这都有可能,有待观察。”但沙青青指出,安倍遇刺身亡并非是岸田的主观意愿,但还是在客观上让其有所获益,使他对于党内控制力会有所上升。  

安倍留下了哪些政治遗产?  

已有学者认为,安倍遇刺身亡是“战后日本政治中的最大事件”。沙青青则认为,安倍注定会在日本政治史上“留名”,比如他的执政时间创下纪录等,这一点毋庸置疑。  

在外交层面,其关于亚太的一些具体构想,特别是在对华政策上,曾不断出现反复,这对于中国而言具有危险性。
【郑重声明】温尼伯站坛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本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温尼伯站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5, 2024-6-1 10:17 , Processed in 0.086911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温尼伯站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by Winnipeg Chinese Media.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