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尼伯站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搜索
热搜: 接送 租房
查看: 212|回复: 1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资讯] 无人机飞手:“还没完全的规模化,却又悄悄地没落了”

[复制链接]

14万

主题

14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有bug,有问题请私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046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3-22 23:25: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飞手”是个好职业,但已经不需要更多的人了。

职场奇妙指南是36氪的一档新鲜职场节目。社会飞速发展,扑面而来的新兴职业是不是让你“看不懂”了呢?如果你是即将要面临第一份工作选择的年轻人,面对形形色色的个性职业,这里有一份上能“对号入座”,下能“避雷防坑”的就业指南,我们为你一一盘点利弊;如果你是一名职场“老鸟”,那就快来看看,告别了格子间和写字楼的年轻人,都在用什么样的工作方式颠覆你对工作的想象吧。



  



同样被称为“机长”,但除了你知道的制服笔挺,在机场走“T台”的那种,还有一群人,他们徘徊在悬崖戈壁、深山老林和田间地头,没有复杂的仪表盘和一望无际平流层的天空,他们操纵的是一台台小巧的无人机,从事着植保【农林防护】、航测、影视拍摄等工作。在新兴职业中,无人机的”机长“——飞手,无疑是过去几年风头正劲的c位,经过三周的培训,就能拿到一张AOPA(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许可证,月入上万不是梦——培训机构都是这么说的。

当年轻人以为自己发现了一个收入不菲、炫酷的就业缺口时,各种无人机飞手培训学校也不断的推波助澜,推出了动辄三五万的培训课程,不断夸大这份工作的收益——但在从业四年的飞手崔景源看来,“割韭菜的成分更多。”

“人太多了。”崔景源说。根据人社部2019年年中发布的一份《无人机驾驶员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无人机驾驶从业者总量达数十万人,55%的从业者分布在植保业,而从业者还在不断的涌入,国家航空植保科技创新联盟秘书长蒙艳华曾说,未来,仅植保无人机飞手,缺口就将有20万人以上,这显然给了后来者希望和勇气,但事实是,逐渐智能化的盘子,显然“去人力化”才是大势,不可能再承载这样的体量了。

在从业者眼中,真相到底是什么?

无人机行业从业者:崔景源

(从业时间:2016年 岗位:飞手转向无人机集成测试)

TA对“飞手”行业的综合评价(五星满分):

行业人才缺口指数:(高精尖人才缺口:)

行业成熟指数:

未来发展前景:

入门难度:

推荐指数:

特点:

缺口集中在高精尖人才身上,基础从业者加速被技术淘汰。

从业特质:

航模基础 反应力 应变能力 较强心理素质 学习能力

(从业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他的工作环境:



  



来自从业者实拍

以下为飞手崔景源自述:

从我自己的观察来说,飞手行业的黄金时间是从2015年开始的,但到了2020年,缺口已经收得非常紧了,跟你说个数字,2016年的时候,飞手的工资普遍是在12,000元左右,2020年,一个普通飞手工资已经下降到了5000~6000元,好的角度来说,是行业更加的成熟了,但同时人的作用会不断被削弱,被淘汰的几率更高,所以还是要站在更上游的位置,才有持续的上升空间,或者说发展的余地。

职业受影响的主要原因还是技术的冲击。以前,每个飞手可能都要操作一台无人机,用人要求比较丰富,但现在通过程序的编写,功能的开发,可能原来一个团队需要三个飞手来轮换飞一个地方,现在一个人就可以搞定一整个无人机编队了。

无人机科技含量比较高,最终会是脱离人的状态,只需要几行代码,就能够操纵一整个无人机矩阵,只有一调二调的航测依然需要飞手,所以,如果还想要做飞手,一定要做得专、精、变,最好是入行后,通过学习和了解,往行业的上游走,去做最上游的编程,或者中间环节的集成测试,而不是会开、会施工作业就行。

如果你依然想要成为飞手,那么入行还是看现阶段能力,如果以前就玩航模,那么从工作中锻炼能力就很不错,如果再能遇到一个能带你的师父那就更好了,可以学到很多实操中才能发现的经验,我们都是这样过来的。

至于没有基础的,现在虽然有AOPA(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的培训,通过也会发放资格证,但是比较鸡肋,价格并不美好。这个证也不是人人都需要有,只有比如做航测的公司,他们每次要申报一个项目的话,需要一定的持有量,才能进行项目的申请。话说回来,如果完全没有基础,我也不太建议现在还投入很高的成本去入行,投入产出比会比较低。

至于正式从业的话,那么最需要的,也是最基础的,应该是细心,然后就是有较强的反应能力和心理素质。

之所以先说细心,是因为这个素质对于飞手来说太重要了,比如以前见过的问题:在出外场时,没做好前期准备,去了现场发现缺了东西,干不了活;有时候外场作业时,需要临时改装飞机,但忘记固定一些器件等,就会出现摔机的事故;在进行作业时,如果对一些地形的不熟悉,没有前期做好准备工作,盲目起飞,也很容易有去无回。这类问题太多了,但是细心认真,能预防一大部分问题发生。

至于飞行,其实不难,主要就是有反应能力,遇到问题,能够自己先冷静,优先保证人的安全,其次将损失降到最低。其次,心理素质也很关键。一台无人机动辄几万或者十几万,一旦摔机,损失非常的大——

做飞手最难的地方,也是在于如何坦荡的面对摔机,我见过很多飞手,最终放弃飞行,都是因为摔机后不敢飞了,对自己缺乏信心,而自我的否定会导致起飞后,飞手遇到紧急情况立刻心慌意乱,不知如何操作。所以说行业需要胆大心细的人,同时也不要钻牛角尖,过于沉溺在过去的失败里。

在以上三点前提下,最好还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人机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已经不单单是飞行平台了,还会与各种设备对接,所以更高层次的飞手,除了能飞会飞,还需要懂原理,包括控制系统、航电系统、结构系统——也不需要很精,但至少要知道自己的这款无人机的情况,以及协作的工作原理。这些知识我们一般会从各个渠道寻找,互联网上都能找到免费的教材,就看你会不会找。

至于生活,的确会受制于职业特点的影响。飞手经常性在野外做项目,在做项目期间,自己的时间空间非常少,个人生活是比较碎片化的。而对飞手来说,环境是影响最大,也是最无法操控的影响因素。

比如我们去测试,突然下雨了,那就是眼巴巴的等雨停,等几天都有可能,什么也做不了,遇见有些人喜欢生活具有很强的规划性,那就会比较煎熬,做飞手要时常面对被打破的计划,要更改的方案,面对难以计划的突发事件,反而需要更强的全面计划能力,和既来之则安之的性格。

当然,环境也是很艰苦的,就像我前面那张图一样,很简陋,支个桌子拉条插线板,就幕天席地的就开工了。但这都算好的,好歹还是在平地上,很多时候,我们工作的时候,最担心的就是背后有悬崖峭壁,动一动都怕掉下去,但在戈壁悬崖上工作的几率,远比在平原的几率要大得多了,能不能受得了这份风险,也是要考虑的。
【郑重声明】温尼伯站坛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本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主题

155

帖子

202

积分

温村元老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202
沙发
发表于 2020-3-23 03:13:55 | 只看该作者
需要运输口罩的朋友可以添加微信:newcarg001 了解详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温尼伯站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5, 2024-6-11 07:43 , Processed in 0.073993 second(s), 39 queries , Gzip On.

温尼伯站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by Winnipeg Chinese Media.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