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尼伯站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搜索
热搜: 接送 租房
查看: 216|回复: 0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资讯] 10909米!中国创载人深潜新纪录

[复制链接]

14万

主题

14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有bug,有问题请私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046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0 20:19: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报记者 李司坤 ●任 重

11月10日8时12分,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据报道,坐底之后,“奋斗者”号计划在海底进行包括采样在内的海底作业、巡航等环节,时间持续6个小时,这也是“奋斗者”号在海底设计最长的作业时间。

马里亚纳海沟被称为“地球第四极”,最深处接近1.1万米,形象地说,这一深度,相当于在珠穆朗玛峰顶上再叠一座西岳华山的海拔高度。在这里,水压高、完全黑暗、温度低且食物资源匮乏,因此成为地球上环境最恶劣的区域之一。10月27日,“奋斗者”号就已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突破1万米,达到10058米,创造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11月10日,载人深潜深度纪录再次被改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实现载人深潜,首先就要有技术过硬的深海潜水器。由“蛟龙号”副总设计师胡震参与撰写、发表于2011年的论文《深海载人潜水器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表示,深海潜水器作为海洋探查和资源开发利用不可或缺的手段,同时也是制约“开拓深海和大洋”的瓶颈,其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国家海洋资源勘探开发甚至海洋权益维护能力和科技水平,发展该项技术不仅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国家安全有极为重大的意义,还对未来的海洋空间利用、海洋旅游业、深海打捞、救生等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战略意义。

这篇论文称,在深海潜水器中,载人潜水器的发展又被称为“海洋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基石”,受到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载人潜水器是由搭载人员驾驶操作、具有生命支持配套和辅助系统、具备水下作业能力的可移动潜水装置,它代表着海洋高技术发展的前沿。

几十年来,中国载人深潜先后突破多项核心深潜技术,一步步地走向深海。从十年前1000米到3000米、5000米、7000米,再到挑战万米载人深潜。而近些年我国快速发展的深潜设备就是一个缩影,从“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到如今的“奋斗者”号,它们已经成为我国深海探索的尖兵。2010年7月,中国第一台自主设计和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下潜深度达到3759米,中国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3500米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2016年6月,“蛟龙”号7000米级载人潜水器完成它的终极挑战,最终将纪录保持在7062米。

而此次两度成功下潜突破1万米深度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于2016年立项,由“蛟龙号”“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的研发力量为主的科研团队承担。融合了之前两代深潜装备的优良血统,不仅采用了安全稳定、动力强劲的能源系统,还拥有更加先进的控制系统和定位系统,以及更加耐压的载人球舱和浮力材料。

为什么世界上的主要大国都执着于探索“妙不可言”的海底世界?《泰晤士报》援引“奋斗者”号总设计师叶聪的观点表示,深海有丰富的资源,深海潜水能力与探索海洋、保护海洋、管理海洋以及成为海洋强国的任务密切相关。▲
【郑重声明】温尼伯站坛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本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温尼伯站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5, 2024-5-31 19:31 , Processed in 0.078410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温尼伯站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by Winnipeg Chinese Media.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